第十六章 蒸汽技术(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好比原始社会对比农业社会一样,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之间的有着明显差距。

    经过沈括与杨松这么一说,在场的众人像是刘基、李靖这样的人,已经快速理解并反映了过来。

    “君上,若是如此,那本国还真的要发生一场巨变!”刘基严肃的对着杨松拱手道:“臣建议,针对这个机器,本国应该做出详细且谨慎的计划才行。”

    “嗯,对于蒸汽机的使用,孤已经有了详细的打算,这个计划书伯温你可以拿回去看一下,等下一次朝会时,再给出意见就行。”

    “臣遵命!”刘基领命后,接过了锦衣卫送过来的计划书,郑重的放到面前的桌子上。

    李靖听完杨松与刘基的对话,便问道:“君上,不知这个蒸汽机用在军事上会有什么变化?”

    对于李靖的问题,杨松很是想了想,才道:“最直接的变化就是等蒸汽火车修通后,天启城到山海关只需要十一个小时吧。”

    这话不仅是对军事上说的,更是对民生上说的。只要开通“天启城天堑关山海关”这一条铁路,无论是军事调动,还是商贸发展,都是拥有着巨大的作用。

    一听杨松这话,不论是李靖还是刘基,荀彧还是陈平,全都大吃一惊,这才对于这个让他们君上非常重视的机器有了明显的认知。

    天启城到山海关的陆上距离有七百公里左右,按照蒸汽火车每小时六十公里的速度来算,以往需要二十天左右的时间现在竟然只需要十一个小时,这个数字真是把大家吓到了。

    至于武器装备的变化,就没有这么明显了,不过就是火枪的研制,与火炮的大量装备,这都是体现在生产技术上的,如果不是夏国的技术有着明显的偏科,不用蒸汽机,这些装备一样可以拥有。

    “君上,这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器,用得好,比之火炮的威力更胜一筹!”李靖一听只要十一个小时就可以从天启城到达山海关,马上建议道:“臣建议大力发展并使用这个蒸汽机。”

    “臣附议!”荀彧也跟着建议道:“只要有了君上所说的蒸汽火车的车辆,对临海盆地的控制以及更远处的统治也将更加牢固。”荀彧听到火车的作用后,第一时间的想到的就是统治问题。

    “启禀君上!”李宝也跟着站起身抱拳道:“臣建议打造用蒸汽机驱动的战舰。”

    李宝虽然不知道用蒸汽机驱动的战舰要怎么操作,但只要有不必担心季节风向的这一个优点,他就已经能够承担很多风险了。

    接着一个个的大臣都建议在各自的领域使用蒸汽机,甚至就连陈平这个情报官都要求使用蒸汽机。

    杨松见众臣都知道了蒸汽机诞生的意义后,严肃道:“今天孤召开紧急朝会就是想要告诉诸位,夏国的未来尔等要做到心中有数!”

    “臣等谨遵君令!”众臣齐声道。

    接着又讨论了一会这个机器带来的各行各业的改变,以及对应的发展问题后,杨松便让众臣散会,只留下沈括、刘基两人。

    杨松亲自带着这两人首先来到君主府邸旁边的藏书楼,他要第一时间知道这个新增的两层藏书楼到底有些什么资料!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