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新的世代(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随后,杨贤稳固着他的位子后,根本不用旁人多说,朝中那些到了年纪的大臣们纷纷致仕退休。

    首当其冲的就是府阁的杨忠,他最先退了下去,由杨明这位二皇子担任了新一届的府阁阁首,然后还有其余几个皇子也都在府阁担任着职位。

    而杨贤当然也不会阻拦这些致仕的大员,这本就是属于夏国法律的一部分,现在只不过是根据法律来执行而已。

    同理,那些没有到六十岁的大臣,就算杨贤他想要对方离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起码要有一个借口才行。

    而且杨贤也是知道这些老大臣的宝贵之处,起码那些经验都不是年轻人可以相比的,若是这些跟着杨松的老臣们全都致仕了他反而不好办了。

    不过就算如此,杨贤也知道剩下的这些老臣们也在他们的位子上呆不久了,因为年纪的限制是摆在那的。

    幸好还有着一个缓冲的时期,让杨贤能够培养出新的一片要员来,而人员吗,在翰林院中可不少呢。

    翰林院本就是重要官员的人才储备之地,以备新旧官员的更替,杨贤可以不用为找人才而苦恼,全赖夏国有着一个完善的制度。

    随着时间的流逝,夏国的官场之上出现了一轮非常大的变动,有的外官调回,有的京官外调,更多的则是大批的老臣致仕。

    其中,像是荀彧、长孙晟、李靖、刘基、狄青……这些老人们全都先后致仕。

    而军阁的阁首由戚继光这位后来的名将来担任,政阁则由魏冬这位户部尚书来胜任,不过魏冬的年纪也有些大了,估计也在这个位置上待不了几年。

    本来实在界河城担任一州刺史的周奕回到了中京城担任户部的尚书……

    虽然朝廷中的变动很大,但都没有杨松他什么事,他这段时间以来,一直都在皇宫之中颐养天年,都胖了一大圈。

    而且随着老臣们的致仕,杨松也就有了与这些老人们重新相聚的机会,所以也就没有了之前的无聊。

    像是刘基、荀彧、李靖这些致仕以后,在与杨松见面之时,没有了之前的那番拘谨,反而变得亲密了起来。

    一群老人,还是一群不简单的老人聚在一起男秘岸引得外人议论,更有人说这是夏国的“元老院”。

    但不管外人如何议论,但杨松这些人聚在一起,除了天南海北的闲聊以外,更多的是聚在一起聊些曾经一起奋斗过的经历,缅怀转眼即逝的青春。

    杨松和杨忠说着当初在天启城以三千军民起家的往事,然后再说着后来的战争、称王、称帝……

    总之,这一群老人在一起有的是说不完的话,好像外界的一切都与他们相隔甚远而又近在咫尺一样。

    聊着聊着,杨松就想起了他之前想到的去见识一下夏国的一切,便将他的想法给其余人讲了讲。

    谁知杨松这么一说,其余人全都来了兴趣,纷纷表示愿意一起去。

    可是却被杨松给拒绝了,他可不想到了现在还有一大群人跟在他的身后。

    所以杨松表示还是各看各的,当然他也不反对其余结伴同行的,只是他不再与其余人同行罢了。

    待得杨松准备就绪,便带着兰、娟这陪伴了他一生的两女,与一些必备的人员之后就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中京城,开启了他的大夏之旅。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