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一家商定做美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经李氏提醒,杨小米先给马骥写了一个菜谱,商量先做出菜品,试探市场情况。并列了一串食材,让马骥去寻来给她制作样品菜。还得找一些好吃客,做点评,收集客户意见。

    马骥知道李氏还要寻人商量,便也不说破,拿了菜单便雇了辆马车,上镇去采办食材了。

    在他刚出村走没三里路时,就遇到了赶着马车回来的忠叔,和杨冠松。

    杨冠松到家后,先喝了一口猪骨头汤,就禁不住地夸口王妈妈的手艺愈发精进了。

    王妈妈捂嘴直乐,才被小桔子道破香汤的玄机出在自家小妹身上。听得众人一番细说解释,竟是拍大腿又惊又喜,抱着杨小米询问一番,直叹小妹真是福神降世,为家中招来如此福运。

    “使得。”

    他一口拍板定论,“马叔是什么人,爹在时咱们都熟悉。爹离家快一年,马叔不便在咱家走动,到了镇上必寻我说话,还请我吃过几次燕北楼的好酒好菜。要说来,燕北楼熬的汤,还真不及咱们家的。我相信马叔的为人,这生意,使得。”

    有了杨冠松肯定,杨家人做食肆生意的心思便定了下来。

    杨冠松又一一说了做食肆的诸多规矩,譬如要拿到官府开店的许可证,这方面和杨小米知道的现代开店三证齐全的要求也差不多,马骥那边应该能搞定。只是不可能像马骥想的那么好,立马就把酒楼开起来,那是明摆着跟燕北楼抢生意,容易遭到对方抵制或打压。

    西北这地民风彪悍,敢在此做大买卖的商家都是有着极强悍的背景的,非匪即官。正所谓民不与官斗、更不能与匪争,这食肆的经营定位就不能与燕弱楼相冲,必须有差异化。

    “燕北楼为了迎合混居夷人的饮食习惯,大多都卖羊肉食,不碰猪肉。如果我们做猪肉买卖的话,首先问题就是大家的饮食习惯是否愿意接受?”

    杨小米发现,杨冠松这个大哥真不是读死书的那种书呆子,不仅阅历丰富,提出的问题一针见血,分析问题的能力极强,三两下就能想出不少点子和办法。

    杨竞柏道,“那些狗鼻子,昨儿个闻到我的香汤,明明想喝还说什么,米丫儿说过的那什么酸?”

    “吃,不,到,葡萄,说……”

    “哎,对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一个个的看到马叔喝了我的汤,要跟我谈大生意了,今儿早我去上田,全跑来跟我叨叨。”

    原来,酸香猪血和春笋肉片的美名,已经由吃过的杨氏族老,和田大状一家,在村子里传开了。找上杨竞柏的全是村上的壮劳力,十三四岁到十七八岁的小青年,正是长身体卖体力的时候,一天忙下来都沾不到几滴油腥,个个长得都跟芦柴棒似的,说不馋都是假的。尤其是看到杨竞柏喝猪肉汤吃猪肉后,不仅没事儿,抡起锄头干起活计来,比以往都有劲儿得多,这心思瞬间就跟随本能起舞。

    民以食为天!

    杨小米一听,大眼一亮,攥着小哥就是一阵嘀咕。

    李氏和杨冠松听了,都忍俊不禁。

    正在这时,大门被砰砰砰地敲响,传来王妈妈的急唤声儿。

    众人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儿,急忙开门,王妈妈冲进门后,转身就把门用力合上了,抚着胸口直喘气儿。

    李氏问发生了什么事。

    王妈妈道,“全是来问猪骨头汤的,二狗家,李四家,铁柱家,想来咱家讨一口汤喝喝看。我说都喝光了,她们还不信。铁柱家的娘子还一直拉着我说个不停,硬塞给我一篓子窝头……”

    王妈一掀手上的竹篮子,果然躺着几个明显是新出炉的粟米粑粑。

    杨小米伸手拿来,和小桔子分了吃,边吃边嫌弃。

    “娘,难吃。”粗口,干瘪,远没李氏做的香软甜糯。

    众人就笑了。

    “你呀,小吃嘴,还嫌弃。”

    杨小米想了想,回头就自己做。

    用上猪油蒸出桔香糕,加上家里自制的桔饼花生碎。猪油的香,吃上一口如同吃了一口香肉,桔饼的果甜味刚好解除油腻感,丰富了味觉,又增加了口感。

    杨冠松吃了后,直竖大拇指,吃得开不了口。

    杨小米问,“大哥,这个,送,先生,同窗,会吃吗?”

    杨冠松一听,看着那满满一簸箕、黄澄澄、香喷喷、冒着热气儿桔香糕,一下明白了妹妹的意思。

    杨冠松二话没说,当即提起篮子,就跟忠伯赶回了朔阳镇。

    今儿他也是因为母亲让人捎急信儿,才赶回来的。私塾先生也是看在他学文作得好,又接了举人礼,否则一般学生动不动就往家里跑,那是很招先生嫌弃的。

    之后,杨小米又想做一篮子送给小哥吃,中途累得小胳膊抬不起,王妈妈忙接过了活计。

    田大壮跑来找杨小米时,杨小米正坐在石桌上,读《三字经》,李氏给她揉着小胳膊。

    “米丫儿,”田大壮的样子很兴奋,把头晚吃的春笋烧猪肉夸了一通,“我阿叔说,这味儿比上燕北楼的炒羊盒都好吃一百倍,还没那种怪味儿。”

    炒羊盒,就是炒羊杂。

    怪味儿,就是膻味儿。

    他们关内的人多食羊肉,但羊肉对普通平民百姓来说都是奢侈品的存在,这便是之前米丫儿半月才吃到一次肉的原因。

    “米丫儿,我把狍子肉都给你,你能不能……做个笋娃子狍子肉啊?”

    狍子肉,性温,营养价值比牛羊肉都高,被谓为“兽肉之王”。但也因为都是瘦肉,口感自比不得脂肪肥厚的猪肉受大众欢迎,要做得好吃自有一套法子。

    “好。”

    杨小米点头一笑,又竖起一根小食指。

    田大壮知道,这是代表有一个交换条件,想也不想就答应了。

    杨小米坏笑,“一半肉,给刘婶,吃。”

    “啊,给那个……”田大壮意识到自己说溜嘴,咬住唇,包子脸打起了褶子,“这是我叔给我打的,为啥要给她?”

    “你娘啊!”

    田大壮一听,圆脸都快皱成包子了。

    杨小米想:这小子大概很想骂一句“去你娘的”。

    “为什么?”可惜憋了半晌,知道杨家是读书人,不喜欢粗言秽语,憋出这一句也算难为这小子了。

    杨小米晃晃小脑袋,“秘,密。”

    田大壮:黑线瞪眼.JPG

    李氏在一旁做着针线活儿,看着两小你来我往的,忍俊不禁,终于笑出声儿来。x https:/m.x/

    但她知道女儿那小心思,刘氏小鸡肚肠、尖酸刻薄,实非什么贤妻良母,但有个大喇叭的习惯。要是得了什么好处,一定会宣传得全村皆知。

    田家在村里也是有名的大户人家,吃家用度都是村里妇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