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京郊小庙遇宋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寂静的夜空中双月低垂,数点黯淡的星子,照不亮旅人的前路。

    旷野上,有一位青衣女子正在策马疾驰。她看起来有些紧张,一面赶路,一面不时朝身后张望,似是在等着什么人。

    夜里寒凉的风,将她面前几绺乌发吹起,露出了一张清秀可人的面庞,这正是漏夜逃出宣京的大周女帝顾缡。

    依着怀风的嘱咐,顾缡走了不出二里路,果然看到了一座破败的庙宇。庙宇外有一段矮墙围成的小院,那院墙塌了一半,从杂草纵生的豁口处望进去,只能看见庙里黑洞洞的一片。

    顾缡入京以来的书总算没白读,也知道寻常的庙宇外,甚少建有这样的矮墙,看来此地真的被废置已久,甚至还有人以此为居处,在这里长住过。顾缡起先还有些惊疑许久未至京城的怀风,又怎知此处有庙,现在看来,显然是她自己草木皆兵

    顾缡在院外栓好了马,才推门而入。这动静,立时惊起了院中数只黑鸦,和这庙里的人。

    “何人?!”

    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自小庙里传出,把顾缡吓了一跳。她没想到此处还会有旁人,刚想出门暂避,那男子却已执了根明烛走了出来:

    “这位女郎,也是来此暂歇的?”

    “正是。夜路难行,方才见此处有座孤庙,便想暂住一晚,打扰了郎君清静,还望海涵。”

    顾缡借着那烛火的微光瞧见这男子披了件阔袖麻布长衫,端得是一副文人打扮,才心内稍安,半遮半掩的说明了来意。

    “无妨无妨,小某也是在此歇脚,外头夜寒露重,女郎先进来吧。”

    这年轻人倒是热情,不由分说便将顾缡引进了庙里。果然不出她所料,这小庙早已给人改建成了民居,除了正堂里的那尊残破的神像,再无一处看着像个庙了。

    才一会儿的功夫,那男子便就着一叠松枝升起了火。他热情归热情,做事倒不逾矩,只在火堆的另一边捡了块地方坐了,才邀顾缡过来烤火取暖。

    借着温暖明亮的火光,顾缡才看清了他的长相:只见他端的是个眉清目秀的年轻后生,却偏偏摆了副极古板的神色。

    “在下宋世青,字文瑾,方才见女郎谈吐不凡,气质斐然,这般漏夜独行,不知所谓何事?”

    对方有这样的疑问并不奇怪,寻常女儿家便少有深夜出行的,更何况顾缡看上去颇有些世家贵女的架势。她身上还穿着出宫时甘英为她换上的深衣,虽是宫女的衣制,看的仔细了,也能察觉出这衣料强胜寻常百姓的麻衣。

    “文瑾兄竟有表字?”

    顾缡自然无法道出自己深夜独行的因由,只得顾左右而言其它,幸而对方的话里,还真有些让她好奇的地方。

    关于这一点,她其实早就有所察觉,刚来到此地时,那碧沙湾的里老伯便口称表字,甚至连谯明城外那个流民中的老者也有字。可入京以来,无论文官武将,再无人与她提到过字号一说。

    以至于她一度以为,在这世界里,表字是古稀之年老者的专利,可眼前这个不过二十上下的年轻人却弄出了个字来,怎能让她不生奇?

    “女郎知道这字号之仪,却不知缘由?”见她出口便十分合仪的唤他表字,宋文瑾也有些惊讶。这种古制,已被世人遗忘了太久,以至于他现在说起表字,旁人也依旧毫不理会的直呼其名。

    见顾缡亦是目露疑惑之色,宋文瑾摇了摇头,耐心解释道:

    “这本是古制,自明成帝崩殂后,国试被取缔,朝廷再不准平民为官,也不允百姓就学,明理知义的人少了,表字一说,也渐渐被世人遗忘了。”

    宋文瑾说着这样的话,神色本有些黯淡,可很快他就话锋一转,说到了女帝:

    “但如今大不同了,帝星归位,天下大定,想来离重开国试的一日,亦不远矣!文瑾此来,便是代表陇西郡的寒门学子上京请愿,只盼民间向学之心,能上达天听!”

    顾缡这是第一次知道,此间原来也曾有过类似科举选官的制度,她过去总是拿汉制与这里相较,再加上她入京后要学的实在太多,选拔官吏一事,就全权交给了孟静渊去做,而这也是她被渐渐架空,落得这番境地的因由之一。

    此刻看着宋文瑾激动的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