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今为师给你们讲的是一鸣惊人典故。有谁知道这个典故的。”

    萧夫子在讲课,武定国和太子像两个好好学生一样,认真听着。这时候,萧夫子提出来一个问题,让这俩人回答,武定国这个时候自然想表现一番。于是,像后世学生举手发言一样,武定国抢到了发言权。

    “师父,这个典故讲的是楚庄王的故事,楚庄王上位的时候,并没有大张旗鼓的整顿朝政,而是依旧声色犬马,仿佛不理朝政一般,让很多大臣们放松了警惕,随后的第三年,他一改之前的形象,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终成一番霸业!”

    武定国十分自信,这答案,他从就知道,自己在前世的时候,自己的爷爷总会给他一些成语典故,这个一鸣惊人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嘛,这个问题没一点难度,洒洒水啦

    信誓旦旦的武定国,完全没有注意到萧夫子越来越黑的脸,等到自己完,萧夫子已经是一根戒尺打在了自己的脑袋上。

    “老夫打死你这不学无术的家伙!还楚庄王!你怎么不齐桓公!气死老夫了,给老夫把史记好好抄一遍!”

    “啊?难道答错了?”

    武定国一脸懵,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脑袋似乎被萧夫子给打傻了,发出了人生三问。

    萧夫子转过头让太子来答,太子略微思索了一下,开口道:

    “史记滑稽列传:淳于髡kun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语在田完世家郑”x 电脑端:<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瞧瞧,什么叫差距,武定国简直羞愧到无地自容了,同样是读书,武定国这书读到了狗身上去了,不知道当初是怎么考上岳州案首的。果然是应试教育的毒瘤根深蒂固呀,因为童子试不考史记,只考经义,武定国就没怎么熟读史记,这下搞了乌龙了吧。

    “定国啊,为师不希望你一直靠着聪明过日子,聪明固然能顶用一时,但是不能顶用一世!你还是要好好读书啊!回去把史记好好抄写一遍,每日都给我读书,万万不可懈怠!”

    “是,徒儿受教了,徒儿惭愧。”

    武定国这次是真的诚心低头认错了,仔细回想一下,他从西南叛乱以来,就没有一好好读过书了,每都忙着处理公务,累了就回去睡觉,哪有拿起书本的时候!这下好了,出洋相了。现在才发现,原来自己跟一个文盲没什么区别。虽然前人有位宰相,号称“半部论语治下”,可人家好歹也读了半部论语!武定国呢?论语估计忘得差不多了。

    想想现在的读书人,一个个都是妖孽,那些个考上功名的,哪个不是熟读经史子集,对于典故张口就来,哪里会像武定国这样,把齐威王的故事,成了楚庄王的事故!怪不得人家萧夫子火大呢,走出去都不好意思提,我是文学泰斗萧夫子的关门弟子了。

    萧夫子似乎气消了些,继续开始讲课,武定国是真的态度变了许多,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