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发外国的国难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高丽国战争的形式,一时间僵持不下。然而,双方都在做着第二次接触战的准备。从北方山海关传来的情报来看,关外原本驻扎的正黄旗和正白旗的大军,如今已经换成了镶黄旗和镶白旗的队伍。

    这代表着什么呢?代表着大金已经把主力部队给调走了,留下二线部队放在山海关外进行警戒任务。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零星的劫掠行为,现在销声匿迹了。大金国也怕两线作战,故而不敢招惹山海关以内的大康军队。

    这下子可让驻守山海关的王胖子将军感觉到不适应了。

    哎哟我去,这对面的大金辫子武士不出来打架,感觉浑身都有点不舒坦了。唉,真是不习惯啊。要不要出去报报仇呢?风水轮流转,以前他们抢劫我们,现在轮到我们抢劫他们了吧。

    说干就干,虽然说大康军队缺少骑兵,然而这只是相对于大金国而言,要凑一些精锐骑兵还是能拿出来的。况且是小股部队,靠着骑兵起家的王胖子将军自然拿得出来。

    然而,大金国的老百姓依旧保持着游牧的习惯,没有固定居所。被放出去的大康骑兵们,狂奔在草原,在崇山峻岭之间,有时候很难找到大金国的老百姓。更何况,时值冬天,老百姓大多数进山里面“窝冬”去了。这上哪里找人打劫去?

    反倒是商人们这段时间开始活跃了起来。山海关每天都有胆子大的商队进进出出,毕竟人家主力部队都走了,安全性提高了不少。

    这些行走在大草原和崇山峻岭之间的大康商人,成了大金老百姓最为欢迎的一群人。虽然说这些商人有点黑心,然而,却能给他们带来生活的必须物资。

    当地居民用手里的兽皮,人参,鹿茸,甚至还有狗头金,东珠什么的,交换物资。类似于铁锅,茶砖,盐块,这种在大康不值钱的东西。

    可想而知,这里面的利润是多么的巨大,商人们还利用战争爆发的原因,趁机涨价。话说,高丽打仗,你大康商人凭什么涨价?山里面的居民想不明白,然而还是得换,最多在背后骂几句罢了。ωωω.χ~⒏~1zщ.còм <

    真要打劫这些商人,那是不可能的。只要开了头,那么以后就别想有商人来你们小屯子了。这种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事情,这些大金百姓也明白。

    百姓穷,国家也富不到哪里去。这不,大金国就开始向外求购东西了。毕竟战争是一个烧钱的东西,尤其是战场上的损失,那得用真金白银来填补窟窿。

    首先是粮食上面的不足,前后八万大军到了朝鲜半岛上。本来人家高丽国就不富裕,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吃马嚼,哪怕是勒紧裤腰带也弄不出这么多粮食。

    大金国没办法,只能从自己国家运呗,然而,你指望游牧民族能拿出多少军粮呢?更何况现在国内老百姓都到山里面窝冬去了,加税更加不现实。

    于是,大金找上了大康,说好了两家一起保高丽,你既然不出兵,那么你出点粮食总可以了吧。

    呵呵,

    大康如果能拿的出粮食……

    那也不会给!

    更何况现在拿不出粮食,手里面的粮食都用于赈灾去了。自己百姓都吃不饱,管你外国当兵的干啥?

    这下大金来脾气了,你要是不出粮食,老子就撤兵!

    大康:兄弟,好好说话,你要是撤兵,那随你,高丽丢了,人家东瀛就直接可以进攻你家了。东瀛和我还隔着大海呢,我看谁着急!

    大金:我!我……#……,好吧,你到底要怎么样?老子没粮食也打不下去,你总不希望高丽被东瀛人打下来吧。

    大康:这才对嘛,好好说话,你不就是缺粮食吗?我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