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今年虽说胡家老二还是没能同胡先业和郑氏一同守岁过除夕,但是他的病情已然好了颇多,这让胡家老两口今年过年期间的兴致十分高涨,不仅day也给出了颇多的新年赏赐。

    胡家大少爷平日是跟着胡老爷一块儿在布庄往来做生意的,同父亲更亲近些,今年又办了几个漂亮的生意,大嫂林菀清也一直是郑氏眼里知书达理,管家有方的好儿媳,因此老两口今年偏疼大房尤其多了些。

    三房的燕氏既不受夫君待见,也没得到婆母的疼爱,自然尤其会在过年这种阖家团圆、张灯结彩的节日里心里闹不痛快。这心里一空落落的,她便总惦记起远在益州的娘家,没过初五就提出想趁着年关里,就想着回一趟娘家瞧瞧家母家父。

    燕氏娘家离得远,不及林氏的娘家就在临县,可时时去探望。燕氏一年到头也就回上一两趟,因此她便去郑氏处自请回益州。

    郑氏是对这样的提议颇为不满的,这要是娘家离得近些,初二初三便可回到娘家去探望,一两天便可回家,可胡家和燕家相距起码两天的路程,一来一往就快要耽搁十几天,总不能让胡府家的三房整个正月里都不露面吧?

    而提及此事时,郑氏也纳闷儿,怎的夫妻俩过得好好儿的,燕氏就自请回娘家了?她还特地向安排在三房里侍候的王妈妈打听,是不是这对小夫妻闹了什么不愉快,结果得到的结果差点儿没让郑氏在正月里头两腿一蹬背过气去。

    “你说,意哥儿现在迷上一个戏子?”

    王妈妈无奈地点点头,这都是她从三少爷和三少奶奶的争吵中听出来的,刚得知时她也吓了一大跳,可又不敢贸然吭声,想着总要真的自己亲眼察觉了才敢向上头回禀。于是,在王妈妈多日认真提防、留意之后,她终于瞧见三少爷有一日晌午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快绿坊。

    她小心翼翼地蹲在那儿等着,结果不到一炷香的时间,王妈妈就瞧见楼上一个阁楼门口儿的灯笼亮了起来,竟然到了晚上火光都不曾熄灭,显然这三少爷自然也是一直在里头温存着都没出来。

    “千真万确,老奴亲眼所见,就在快绿坊。不过老奴身份卑微,不敢贸然上前去询问掌柜,已经吩咐了家中脸生的小厮日日去守着了,这么多天下来,定是不会错。”

    郑氏的手紧紧抓着自己的袖口,气得双手直发抖,呼吸急促,喘气也变得艰难起来,“好个老三啊,还真是给我长脸了啊,咱们胡家倒是出了这么个多情的种儿,我还道他是喜欢附庸风雅,不成想……”

    要知道,这些年郑氏把自己的指望都压在胡仲意身上了,就指望着他能在科举上有所建树,光耀门楣,结果却是让胡三郎挂羊头卖狗肉这么多年,枉了她这些年对三房的好,流水儿一样塞给三房的银子。

    “既然这样,那老三媳妇儿就不必回娘家了,省得这破烂消息传回益州亲家那儿,让咱们胡家面子上无光,等快绿坊的事情解决了,咱们再从长计议。”

    王妈妈低头应答,心里思忖着,夫人这年啊,保准儿又过不好了。

    而没有胡府里乌糟糟的事儿的二房,还真是过了一个清清静静又喜气洋洋的新年。董秀湘在董家的时候,上有三个异母的跋扈姐姐,下有家中唯一的幼弟,所以她日常吃穿用度都登不上台面,过年也不过就是加上件新衣裳,况且她还要跟着母亲在厨房里打下手,年关里连新衣裳都不敢穿。

    如今,嫁进胡府,她也不用跟着一块儿在厨房张罗晚饭,也不用帮着父亲去沿街送鱼,已然是舒坦极了,更不用说老爷夫人处送过来的年礼。但她还是坚持着自己在董家的多年传统,除夕这天要自己动手包上一锅饺子,这才叫福气满满。

    当然,她也没忘记趁着过年,同立夏把院子里的所有老妈子丫鬟小厮都确认一遍,细细留意他们的态度言行。

    胡秀湘选择先从院儿里最有脸面的丫鬟下手,她先是极少召夏至进到里间伺候,多半给她的都是站在廊下守夜或是拾掇院子。院儿里大家的心思都是活的,眼睛也都是亮堂的,都明白这是因为当初夏至对二少奶奶颇有不恭敬,才惹得如今这个局面。

    原本夏至还愤愤不平常常同立夏抱怨二少奶奶是狐假虎威,可后来连立夏也搬出了原本的丫鬟房间,转而去住了后院儿里一个单独的房间,这才把夏至的嘴给堵上了。

    同时,董秀湘也没闲着,还放出消息,让大家给她推荐这湖广里靠谱些的人牙子,等着过完了年节,就叫出来好好儿商量商量安排买人。

    这两个消息一放出去,二房的下人们个个儿犹如惊弓之鸟,生怕自己要么被针对,要么直接被少奶奶给打发卖了人牙子。一时之间,府里众人干起活儿来都精神百倍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