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童子(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r />
    杨行咬咬牙,轻喊了声:“虎子!”

    王虎回头。

    “我跟你去!”

    ----------

    天已经完全黑了,杨行翻墙回到叔父家院子,偷偷溜进了平时睡觉的柴房。

    他婶子在外面找了一圈没见,刚在前厅好言好语送走了王老爷,回到后院一看柴房有动静,知道是杨行自己回来了。她气不打一处来,正要拎着扫帚进柴房,转念一想:算了,年后送进城了就安生了,便转身回屋去了。

    杨行躺在柴垛上左思右想,今天发生的事。

    他还记得王虎问的是:“神仙”说了什么。难道那老道真是神仙?明天要不要去梅花村呢?他从未出过远门,外面的世界全是故事里听来的,故事里很多人出去让野兽吃了,或是冻死饿死在路上;又听说山里有神仙,水里也有神仙,保护人安全,帮人们回家。

    他在叔父家长大,虽不愁吃穿,但总受婶子和几个亲戚的冷眼,几个堂兄弟也欺负他。叔父说,过完年就接他到城里铺子去做学徒。他想:反正是做徒弟,为什么不做神仙的徒弟?

    想到能做小神仙,杨行兴奋得睡不着。但马上又想到:神仙会不会看上我呢?我没堂兄聪明,也没虎子壮实,没事就喜欢瞎想......

    胡思乱想,翻来覆去,入睡前,他喃喃自语:我给神仙端盘子收钱,还是可以的吧?

    ----------

    第二天天不亮,鸡叫了三遍,杨行便翻墙出来,算着时间:去早了会在门外挨冻,去晚了就什么都赶不上了。

    清晨薄雾未散,看不清前方的路。但杨行对村子再熟悉不过,径直往王虎家走去。经过拐子家,他忽然想找拐子说说,却发现院门大开,进去转了一圈,柴火还在,不见人影。杨行喊了几声,也没有以前熟悉的声音应答了。

    拐子走了?杨行想。

    相处几年,以前拐子总说要走的,杨行也没当真,没想到昨日还好好的,吃饭的时候也没说什么,今早忽然就走了。他小小的年纪不明白什么是离愁别绪,却也知道伤心。拐子给他做饭,缝补衣服,还给他治病,前些日子才说要教他认字,结果不声不响就走了。

    杨行退到门外,看了看空荡的院子,轻轻把门关上。借着熹微晨光,他抬头看到了门上贴着的,正是昨日那老道的金符。

    拐子什么时候买了金符?老道讲故事的时候拐子没在啊,难道是他从别人手里买的?

    眼看天就要亮了,杨行来不及瞎想,赶紧奔到了王虎家大门口,正赶上他家大门打开,一辆马车从里面驶出来。两匹比大人还高的马,打个响鼻,喷出一口口白气。

    “虎子家真阔气!”杨行想,“不知道虎子在不在上面?”

    “虎子!”他大喊一声。

    马车没反应,迅速往前驰去。杨行犯难了,是留在门口等,还是去追马车?

    稍一迟疑,马车跑得更远了;杨行撒开小腿跑起来,在马车后面边追边喊。

    正月空气冰凉,经口入喉,十分难受。杨行喘着粗气,眼看追不上了,却见马车在前面停下,窗口钻出一个小脑袋,正是王虎:“杨行,快上来!”

    ----------

    车厢很宽敞,里面除了王虎父子,还有两个小孩,跟王虎长得有点像,应该都是王家子弟。王虎低着头,他父亲冷冷的目光瞥向杨行。

    杨行不敢抬头,行了个礼,在边上坐下。

    “啪”的一声鞭响,马车重新动了起来。

    车内生着火炉,十分温暖,和寒冷的外面只隔着一道木板,就仿佛两个世界。车内几人穿衣不多,外衣都搁放在一旁,杨行却不敢稍动,也不敢脱衣,热气直往头上冒。刚才跑动一阵满身是汗,现在又闷着,有点喘不上气,身上忽的打了个寒战。

    “可别生病才好!”杨行默默的想。他想起拐子曾教过他用来治病的呼吸方法:嘴唇紧闭,鼻息绵绵,静坐放空,气沉丹田。缓吐深纳一会儿,渐感心定,肚子里有一股暖气缓缓升上来。车内有人“咦”了一声,他也没听到。等马车停下,他睁开眼,已经到了梅花村了。

    ----------

    王虎父亲下车去了,马车就这样停着,车外嘈杂,车内一片寂静。杨行左顾右盼,车内一年纪稍大的小孩说道:“别出声,坐着等。”杨行便不敢再动。

    不知道过了多久,有人在车外说道:“直接去黄鹤山”。“啪”的又一声鞭响,车子吱吱呀呀动了起来。王家几个孩童都兴奋不已,杨行好像有点明白怎么回事了。

    黄鹤山,那是人们口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这是要去见神仙了!

    车行甚疾,当晚便到了一处山脚,孩童换车上山,大人原路返回。山路又行了一夜,天将亮时,众孩童下车,这便是到了。杨行在车上颠了一天一夜,浑身骨头要散架,看王家几个也好不到哪去,来不及跟王虎说两句话,便跟着进房吃吃睡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