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新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似冷酷的中堂,说出“人这种生物,无论是谁,切开来剥皮之后就是团肉而已,死了就知道了。”的中堂,却一直睡在他解剖女友的解剖台上,最后也向观众证明了,生者和死者之间的羁绊是斩不断的。

    对于角色的刻画,是此剧长处中的长处,这是导演、编剧和演员的共同努力。不论是贯穿全剧的主要人物,还是每集故事里出现的配角,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特点鲜明,大致上能做到过目不忘,即使到了盖棺而论的时候也能在脑海中映出具体形象。里面出现的人物不单单代表着个体,更是在塑造某一类群体,这正是引起人共鸣的地方,仿佛发生的故事就在离你不远处的一隅。

    那些故事在脑海里跃动,于阳飞快的打起了字。

    原剧是否有同名小说于阳不曾了解过,现在于阳同样不得而知,资料库里有的仅仅是电视剧版的剧本。

    将剧本转化为小说,将视听想的多重表达转化为干瘪的文字。如何将细节靠画面表现的电视剧,通过文字不改其意,甚至更加详细的解释前因后果,突出戏剧冲突,加强反转效果,这是于阳开始头痛的地方。

    于阳计划将《非自然死亡》写成一本共50万字左右的中长篇故事,着力于原版电视剧的反转剧情和人物塑造。

    背景直接架空,主角团名字中日结合。

    前文说过日省被收附,但是日省本身的实力变化不大,尤其是在漫画和音乐上更是赶超大陆的。

    总体上日省和港区,大陆在娱乐文化是三个派系。

    ……

    第一个故事写完,于阳打了一个电话,母亲的老师,一个退休的老教授。

    “喂,你好,这里是张函授,请问你找谁。”电话那头传来略有些沙哑的声音。

    “师公,是我,阳阳。”

    于阳第一次见到本喊着张爷爷,张函授不愿意,让他喊师公。于阳母亲是他最疼爱的几个学生之一,在她去世后,他很是照顾于阳,更遑论他退休后也亲自教授于阳。

    张函授教了一辈子书,桃李满天下,带出了数之不尽的人才,遍布文坛的何处角落。

    这是于阳打电话给张函授的第一目的,给《非自然死亡》找一个靠山。

    于阳曾经纠结于此,那时心中有傲气,甚是清高。

    其实那不过是母亲的荫庇,父母的成就就是子女的保护伞,他的矫情毫无意义,只要能有所作为,做出自己的成绩,并得以庇护下一代,就是一种传承。

    书香世家,不正是如此,一代又一代,沉淀下了底蕴嘛。

    打过招呼后,于阳告知了目的,随后通过传真将稿件发过去。

    张函授用不惯现代的仪器,也没有那个眼神再去盯着电脑屏幕看,他更喜欢的是纸质的稿件。

    ……

    听着传真机工作的声音,张函授看向了于阳发来的稿件。

    小子说有东西让他掌掌眼,希望能给下面打个招呼,他倒是要看看是否值得他去说道说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