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 论跑路的可行性(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脑海里不知怎么响起了小时候镇子上大喇叭的声音:老板跑路,老板娘无心经营,清仓大甩卖,最后三天

    周周从未想象过自己有朝一还能遇上新郎官跑路这种梦幻节,顿时觉得这一幕十分幽默,豪气干云想拍拍姜若的肩膀,但坐在轮椅上够不到,只能拍拍他的肚子,还好姜若并没有油肚:“我会等你回来的!”

    姜若十分不听这种话:好大一个fg!

    姜若跑路的方式十分简单直接。

    线人都是现成的。

    如今已经出狱做上了正当营生的二十年前的偷渡客人贩子们再一次看到姜若时,以为当年的事还没完,差点给他跪下了:“大哥,我们真的金盆洗手改过自新重新做人了!”

    姜若:“不,你们没有。”

    人贩子们:

    “我是来照顾你们生意的。”姜若说:“我需要偷渡一下。”

    略去甲方真诚洽谈乙方怀疑甲方钓鱼执法,乙方迎还拒甲方威利种种复杂过程,当姜若一路藏过货车车厢、蹲过小电驴、七拐弯最终坐上熟悉的小渔船时,一面感叹生活的千回百转,一面唾弃狗就是改不了那啥。

    金盆洗手?不存在的。

    说偷渡其实并不贴切,因为姜若没有打算越过国境。他私以为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摆渡”。想起当年坟头草两米的中二致命发言,姜若拍着蛇头的肩膀:“你们真是灵魂的摆渡人呐。”

    蛇头被拍得抖索了一下。

    当总部在秋城的金叶雄赳赳气昂昂把诉状递到滨城准备抓人时,姜若“摆渡”的目的地却是位于秋城郊外的一个边陲小县城。

    虽说秋城已经称得上边陲了,但边陲和边陲也是不同的。从这个小县城步行就可以走出国境,抬眼到处都是缉毒犬来来去去。

    姜若不得不重申他并不打算走出国境。古人云灯下黑,古人又云大隐于市,总结一下就是说跑路一定要在对方眼皮底下找一个自己熟悉的地方。

    在这个国度轰轰烈烈的城镇化过程中,每当人口呼啦啦地迁往城市,为那里的繁荣注入新鲜的劳动力,相应地就会在迁徙的路上留下一个又一个空的村落。姜若眼前的这个村子就是其中之一。

    很多年前这个村子曾经全民养乌鸡,但随着养殖产业益规模化,这里已经没有人了。村民的鸡舍都建在一处,鸡舍旁边有一小间屋子,每晚留人在这里值班,免得有人来偷鸡。空的屋子经过不知何几的岁月看上去摇摇坠,全然不知自己将在垂垂暮年迎来一个年轻的住客。

    姜若站在屋子前面眺望,远方隐约能看到一个鸟巢的轮廓,那是秋城。

    打开电脑,搜索到名为“大川烧烤”的朝这里定向发送的无线连接信号,姜若打开了加密后的对话框。

    沈攸正蹲在“大川烧烤”二楼的古董电脑中间,紧张得连灯都不敢开。“跑路的二师兄的后援”这个份对小师弟来说过于刺激了,打字的手指都在发抖:“呼唤共工,这是南山,收到回复。”

    “噗。”姜若的心态比小师弟轻松太多,干脆笑出了声:这是什么谍战模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