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从浮士徳自身的否定看浮士徳的性格特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六篇:

    “

    《从浮士徳自身的否定看浮士徳的性格特征》

    夏南

    [内容提要]歌徳是怎样描写浮士徳的性格矛盾的?促使浮士德性格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幺?本文围绕着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迸行了论述。首先,歌德把浮士徳的性格矛盾作为一个层迭的过程来描写。其次,指出这是浮士徳不断抛弃旧的自我,走向新的自我的过程,是其自身的不断否定。最后,论述了浮士徳形象的典型性。通过浮士德自身的否定和思想性格的演交,展示了整个新兴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精神发展的过程,认定了人类在矛盾斗争中オ能求得前进的辨証思想。

    《浮士徳》是歌徳用単生的精カ完成的力作。关于浮士徳的性格,教科书和不少专论里都谈到“浮士徳的性恪充满着矛盾”,“歌徳是从发展中描写浮士徳的性格的。“但歌徳是怎样描写浮士徳的性格矛盾的?促使浮士徳性格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幺?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美国作家斐迪曼曾说过要了解歌徳的作品“关键字眼在于变化与发展。“因为“歌徳本身就是一种过程“,终其一生他“不断强调成长、变化、努力、行动、征服世界与理解。①“在浮士徳的徃格中存在着两种矛盾,正象他自己曾经剖析的:

    “有两种精神居住在我们心胸,

    一个要想同一个分离!

    一个沉浸在迷离的爱谷欠中,

    执扭地固执着这个尘世,

    另一个猛烈地要离去尘世,①

    向那崇高的灵的境界飞驰。”②

    歌徳把浮士徳性格中的这种深刻矛盾,作为一种过程来描写,围绕着这个矛盾,作者安排了浮士徳生活经历的五个阶段:

    第一个畍段,浮士徳是以中世纪“饱学多闻”的博士和导师的面目出现在读者面前的。他已年过半百,长期脱离现实的书斋生活,使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知识无助于救世救民,对于包罗万象的自然和丰富的人生,既不能认识,也不能享受。他察觉到自己的虚妄,完全失去了自信,感到只有饮鸩自杀,オ能从苦痛中解脱出来。正当他陷入绝境时,魔鬼靡菲斯特闯入他的生活,想把他引向现实生活,陪他到“小世界”(爱情)和“大世界”(政治)中去享受生活。浮士徳终于同魔鬼订了契約。偕助魔汤的力量,浮士徳恢复了青春,完成了他从精神到肉体的复活。但是,歌徳向我们揭示了一条真理:生活环境的改変,只是促使人物性格矛盾转化的外因,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物自身的作用。浮士德最终从书斋生活走向现实生活,虽然与魔鬼靡非斯特的引诱等外部因素分不开,但真正使他投身现实生活的根本原因是他领悟到了突践的意乂。他在翻译《圣经》吋,把“泰初有道“一句,改カ“泰初有为。“他认为他需要了解生活,领略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出路。纵观浮士徳的心灵历程,这种内在的矛盾运动是贯穿始终的。它推动着情节的展开。 /

    第二阶段,写浮士德与小市民家庭出身的少女玛甘泪的恋爱。浮士德来到市民社会,被玛甘泪的纯洁和美丽所吸引。但由于追求、信仰和出身的不同,这段爱情生活使单纯的玛甘泪因失误毒死母亲、溺死婴儿。她的哥哥也死于浮士德的剑下。玛甘泪自己也被囚禁在狱中,宗教感情和市民舆论使她没有一点反抗的勇气和力量,她拒绝了浮士德的援救,成了封建势力的牺牲品。在这场爱情悲剧中,浮士德经历了爱情的欢乐,同时也在精神上受到了一次沉重的打击。但他没有消沉,阿尔普斯山麓生气盎然的大自然环境提供了促使他重新振奋的外部条件,而使他决心追求新的生活的是他自己内心经历了一场痛苦的理智与爱欲的斗争后,从个人情欲中解脱出来,开始由“小宇宙”进入“大宇宙”,即由个人的私生活发展到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探索。

    第三阶段,浮士德开始了政治生涯,为一个腐朽的封建王朝服务。这个国家“非法的行为穿戴上合法的伪装,一个邪恶的世界居然正正堂堂。”教会掠夺人民,法官枉法贪赃,国王权力都已让光,国家财源枯竭,宫廷寻欢作乐。为挽救王朝的覆灭,浮士德向皇帝建议发行纸币,度过难关。但他这样做只是满足了统治者的享乐,自己并没有什么建树。他自省到:“过去的世界何等闭塞而空虚!”他发现自己的这一一选择又错了。

    第四阶段,在“人造人”的带领下,浮士德游历了古希腊神话世界,找到了海伦,并且和她结了婚。海伦被视为永恒的“美”的化身。浮士德热爱海伦,海伦给他生了个儿子:欧福良一“未来的众美的创造者。”但他放纵不羁,不断地往高空飞翔,坠地而死。海伦感叹“幸福与美不能长久地壁合珠联,”也消逝了,只把衣服和面纱留在浮士德的怀抱里。

    浮士德生活探索的第五个阶段,作者为我们描写了浮士德的人生理想。海伦的消逝,打破了浮士德对“美”的信念,他又过起了隐居生活。但很快,他就对此作了彻底否定。看看海滨潮汐涨落,他起了雄心,想把海水变成平地。在改造大自然的劳动中,浮士德发现了人生的意义;他把劳动作为生活的最高原则,在改造自然,为民造福中找到了生命的最后归宿。

    从以上可以看出,歌德把浮士德的性格矛盾作为一个波澜层迭的过程来描写,并且揭示出这一过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