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大学讲课(中)(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它们能将化学能,迅速的转化为物理动能。”

    “机甲,是一门严谨的综合性科学,正因为如此,所以它直观的体现了一门科学存在的最大的缺点——没有爆发力。”

    “一个普通人,身体负重极限大约是体重两倍,比如一个体重120公斤的人,他极限负重为240公斤。但是这只是常规极限,真正的极限,是难以想象的。

    前几年有一个新闻,某地地震,母亲为了不让楼板砸到自己的孩子,生生用身体撑起了几吨重的楼板,这完全打破了常规极限的概念,更应该称之为爆发力。

    人有爆发力,如果平时的力量只有70,那么爆发起来完全可以达到100甚至一百多。可是机甲却不存在爆发力,力量参数是100,那么在不改动机甲零件的基础上,这个参数将永远定格在100。”

    “但是,这个缺点也可以看成是优点,正因为这种古板的参数,让战斗变得更加公式化,大大减少了可变因素.............”

    这一段,林风阐述了机甲的各大优点和缺点,讲的很详细。

    如果这些学生以后想要在机甲行业做出成绩,必须要了解这些东西。

    解答几个学生提问后,公开课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了,接着,林风进入下一环节。

    “感谢三位同学的提问,那么机甲的优点和缺点就先讲到这儿,下面,我着重讲一讲机甲的前景。”

    “机甲有什么前景?机甲的未来如何?想要读懂机甲的未来,那么必须要对未来机甲的性能有一定的认知。”

    “性能如何,直接决定前景如何。”

    “性能,不单单包括机甲的体型和战力,更囊括了机甲的各种功能。”

    “有人觉得,机甲个头越大,肯定就越强。虽然这种观点和实际情况有所悖逆,但我个人,也秉持这种观点。”

    “可是,以现在的科学水平,却很难实现150米以上机甲的建造。原因很多,我简单列举几个。”

    “第一点,驾驶员神经强度要求,如果制造一台150米高的机甲,初步估计两个驾驶员的神经强度值必须达到700左右才能驾驶,而目前顶尖驾驶员的神经强度值才500,这中间存在很大的数值空段。所以驾驶员这一关就限制了机甲的高度。

    或许以后可以通过药物等其他方式提升驾驶员神经强度,但目前来看,完全做不到这一点。”

    “第二点,机甲的运输方式。机甲高度超过150米,重量通常会超过一万吨,这种重量的机甲,运输存在很大的难度。

    前几年环太平洋防卫组织的机甲,就是上万吨,但事实证明,通过货轮和火车皮的运输方式,运输速度极慢,而且运输到位后,还必须重新组装,很难在第一时间实现对怪兽作战。

    有人觉得可以用运输机吊装,目前最大的运输机,是Y-20运输机,能吊装1500吨重量的货物。一万吨的机甲,需要八架运输机就能吊装。

    但是,飞机吊装,却受天气影响很大。怪兽入侵,却不受天气影响。”

    第三,这种万吨机甲对建筑的破坏很大,比如对路面的破坏。

    举个例子,一万吨的机甲,那么走动的时候,对路面压力则是一亿N,而普通城市路面能承受的极限压力只有100万N,相当于机甲的重力,已经超过了路面承压极限的一百倍。

    用这种机甲和怪兽在城市中大战,都不用怪兽出手,机甲行走时已经开始对城市产生破坏。

    “所以!”林风一口气说完三个原因,才抛出自己的观点。

    “我个人认为,将来的机甲,必须具备飞行能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