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胆瓶(求订阅)(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的知识点全部背下来了。

    竟然能够一字不落!

    对此,马馆长笑了笑,“其实这些都很正常的,是我们馆内人员的必修课,如果你们要去考导游证的话,也同样是这样的,需要背好多页的旅游景点知识。”

    在看完了金蝉玉叶后,他们便接着往里走去。

    “接下来就是我们的银缕玉衣了!”马馆长让他们看了过去。

    一副看上去像是铠甲般的衣服安静地躺在了柜子上。

    “银缕玉衣是古代玉衣的一种,玉衣又叫玉匣,是古代皇帝和贵族死后穿的衣服,分金缕、银缕、铜缕、丝缕几种。”

    就在这时,苏伟点开了旁边的语音知识讲解:“《汉旧仪》及《后汉书》记载:“帝崩,唅以珠,缠以缇缯十二重。以玉为襦,如铠状,连缝之,以黄金为缕。腰以下以玉为札,长一尺,广二寸半,为柙,下至足,亦缝以黄金镂……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薨,皆令赠印玺、玉柙银缕;大贵人、长公主铜缕。“”

    而马馆长则是把电脑上语音知识讲解没有说出来的部分继续分析:“其实我国共发现过两具基本完整的银缕玉衣,均出土于徐州的汉代墓葬。第一件银缕玉衣就是我们这件了,在69年的时候出土于徐州土山一号汉墓,为东汉彭城王刘恭后裔的墓,玉衣全长1.70米,玉片2600余块,银丝约800克,形状与金缕玉衣相似。”

    路鑫烨不由得问了起来:“那另一件呢?”

    “另一件西汉火山刘和墓的银缕玉衣未经扰乱,除银缕朽坏,玉衣各部分结构清晰,是经科学发掘年代最早的银缕玉衣。”

    看了这么多文物,楚河觉得是时候进入正题了,便问起了马馆长:“那金陵博物馆究竟是哪一件文物需要修复呢?”

    “修复的文物并不在展厅里,大家随我来。”马馆长带着他们绕过了后厅,往工作室走去。

    打开了一个屋子,开了灯,他指着正中间的透明玻璃道:“就是那个了。”

    楚河等人走了过去,仔细地观察起来。

    “这是?”路鑫烨见这个瓶子似乎很奇特,并不像平日所见的古代花瓶。

    “这是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胆瓶。”马馆长解释道。

    楚河点着头:“我也猜到了,应该是乾隆朝的吧?”

    “楚河先生怎么看出的?”马馆长有些意外。

    楚河解释起来:“乾隆朝掐丝珐琅的胎子,铜质精纯,胎骨厚重,无轻飘之感,甚至有些器物用昂贵的黄金制胎。”

    “珐琅釉料均无透明感,沙眼减少,细腻光滑,珐琅釉色彩之丰富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在图案装饰上,除继承了明代勾莲花的做法以外,还运用了仿古的兽面纹、几何纹,并将山水亭榭、花鸟虫鱼、人物故事作为装饰,追求绘画的意趣,取得了较好的装饰效果。”

    楚河指了指瓶子的外表,“在镀金、錾刻方面,不惜财力、功力,金色浓重,刻饰精美;这一时期的掐丝珐琅工艺还常与画珐琅工艺相结合,并镶嵌珠宝,具有典型的金碧辉煌的皇家艺术风格。”

    “除了我们大挥霍家乾隆,我想不出哪个时代的皇帝能够这么奢侈。”

    “不错,不错,的确说对了。”马馆长点点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