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贼大一个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叶晨亲自推荐的项目自然不会差。

    标价、牌照、业务全都是刘鸿梦寐以求的银行。

    甚至连银行的历史也足够悠久,充分满足了刘鸿日后跟朋友、商业伙伴炫耀的需求。

    可是朱雨音只是扫了一眼就发现了至少四五个致命的问题。

    她苦口婆心的一一跟刘鸿分析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这家银行跟米国金融监管局达成的协议覆盖的期限只有两年。一旦金融监管局发现了覆盖期以外的违规行为肯定会下新的罚单!这就是为什么这家银行的股东开价如此之低的原因。除非你知道金融监管局的保险箱里掌握的确切证据,并且对这家银行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合规调查,否则任何人这时候入局都可能赔的血本无归!”

    但凡有点金融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些风险下这个银行已经是地地道道的“负资产”了,花一美金收购都嫌贵。可是刘鸿这个缺乏金融嗅觉的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

    他看到的是银行的牌照、业务规模以及最重要的一点——诱人的价格!

    阿塔银行的股东开出的第一轮意向报价就低得可怕。

    一亿美金收购这样一家银行在刘鸿看来简直跟白送没区别!

    至于风险……

    刘鸿询问了自己的顾问团队。

    他们的意见跟朱雨音差不多。

    “标的的账面价值看起来不错,但是不确定太多了。股东急于出手也暗示这家银行有更大的问题没有曝光。这时候入场风险极大!”

    “万一挺过去了呢?”刘鸿:“这家银行只要挺过难关,市值至少得有一百亿美金!”

    “一百五十亿美金。”

    “对啊!”刘鸿这个实业家对金融风险缺乏感知的问题暴露无遗:“一亿美金的投入、一百五十亿美金的回报。为了这么高的回报率冒一些风险怎么了?”

    怎么了?

    见刘鸿已经被馅饼冲昏了头脑,金融顾问也不废话了,只是例行公事的告诉他潜在的风险:“您可能遭遇的风险包括为该标的的罚款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因为该标的的违规行为受到行业处罚甚至刑事追责……”

    普通人听到这样的警告肯定退缩了。

    偏偏刘鸿对金融法规又有一些了解。他知道金融顾问提到的一些风险只是尽责提醒,现实当中根本不太可能发生。比方说连带罚款和刑事追责,作为破产重组后入局的投资人。他承担这些连带责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真摊上了他组织律师去米国控诉金融监管局绝对一告一个准。

    现实存在的风险夹杂在这些虚无缥缈的风险之中让刘鸿丧失了警惕之心。

    而且刘鸿的助理们跟他的情况差不多。

    四五个助理商量之后一致建议刘鸿赌一把!

    一亿美金赌一个百年老字号银行,值了!

    要是刘鸿和他的助理们知道一家跨国金融巨头正跟银行的大股东协商以1美元的价格接盘恐怕会跌破眼镜……

    一亿美金不是个小数字。

    讨论再三,刘鸿才最终决定搏一把。

    他昂着头走进会议室。

    叶晨和他的狐朋狗友们嘴角挂着玩味的笑容。

    “刘总,怎么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