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激烈的竞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玉:“阿尔泰亚太忙着处理资产、重建工厂的同时,米国医药联合会会员企业和雪山集团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全面竞争,价格战愈演愈烈。阿尔泰亚太产品目录上的药品平均价格下降了60%以上。因为丢失了市场份额、缺乏规模效益,工厂投产的那天就是巨额亏损开始积累的那天。”

    阿尔泰集团时期,国际医药行业呈一超一强的格局。阿尔泰集团全面碾压米国医药公司,独占了行业最大的蛋糕。

    随着阿尔泰集团分裂成雪山集团和阿尔泰亚太,米国医药巨头终于看到了翻身的机会。

    米国医药联合会,简称AMU。

    AMU在几个月前通过了米国反垄断部门的审批,成为了一个事实上的企业联盟。

    AMU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全面的价格战抢夺阿尔泰集团分裂后留下的市场份额。凭借着不惜血本的降价,市场份额从20%暴增到36%,一举奠定了行业龙头的地位。

    反观雪山集团和阿尔泰亚太,前者只能勉强守住欧洲市场,全球份额下降到不足10%。阿尔泰亚太更惨,一直忙于资源整合,只有几个亚洲的小工厂在维持发货,全球市场份额已经快跌破1%了。

    燕京工厂的投产后,产量可以满足全球25%的份额,问题的关键就是林玉刚刚说的:燕京工厂可能刚投产就面临亏损运营的局面!

    作为第二大股东的沈菁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医药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用户忠诚度很高。如果燕京工厂不立刻投产,这些丢失市场份额可能永久的丧失

    叶晨看向江玉香。

    江玉香点点头,将一份文件分发给各个董事。

    “根据我的测算,公司投产后如果维持原来的销售策略,公司每月将亏损超过五亿。而如果全面投产、全面参与到价格战中,每月亏损最高可能超过三十亿。在两者之间我设法找到了一个效益最高的模型。燕京工厂按照18%的产能投产、产品价格平均降低23%。理想情况下,这可以维持全球3%的市场份额,并且将每个月的亏损控制在一亿之内。”

    百分之三的市场份额?

    这跟阿尔泰集团原来高达38%甚至一度突破40%的份额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

    但这已经是叶晨和江玉香等人测算了一周能得到的最好的结果了!

    叶晨:“我理解沈总你关于市场份额丢失的担忧。问题是雪山集团和AMU财力丰厚,他们能应付得了每年数百亿的亏损来争夺市场份额。阿尔泰亚太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明智一点!雪山集团和AMU的弹药终究会耗尽。到那时候他们就必须提升价格来维持资金链,我们那时再发动反扑更加理性。”

    沈菁无奈的点点头:“我会让我的财务人员测算一下这个模型。不过我原则上同意叶董您的保守战术。”

    散会后叶晨和沈菁在洗手间门口碰头。

    叶晨:“谢谢你的支持。”

    “我倒是想硬气一点,可是我也没那么多钱投入价格战。”

    叶晨会心一笑。

    沈菁不无担忧地说道:“可是工厂不到两成的开工率会不会太低效了?”

    “经济大环境不好,咱们得保守一点。”叶晨:“董事会后半程会让小狸出场介绍一下中成药的推广战略。我打算把工厂闲置的产能利用起来推广中成药。”

    经过半个小时的休整,看数字已经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