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红夷大炮(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意就来了。

    而对于红夷大炮的运用,作为一个爱好历史的文科生,黎安明倒是勉强记得几个时间,天启六年(1626年)红夷大炮在宁远之战中发挥极大威力。据史料记载,后金的攻城行动在明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八旗官兵血肉横飞,尸积如山,是努尔哈赤成军以来的首次挫败。1627年,在宁锦之战中,红夷大炮再次发挥巨大威力,明军大胜。

    崇祯四年(1631年)正月,后金在沈阳利用俘虏过来的工匠刘汉,成功仿制了西洋大炮,定名为“天佑助威大将军”,他们以复杂的退火、淬火程序处理火炮的不同部位,由于夷字犯上满洲人的忌讳,红夷大炮便更名为“红衣大炮”。黄太极在八旗军设置新营“重军”(乌真超哈),后来佟养性任总兵官,曹振彦任教官,开始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炮兵。

    崇祯十二年(1639年),清军拥有六十门自制的红衣大炮,在松锦之战发挥极大战力,连破明军据守的塔山、杏山二城。顺治元年(1644年)十二月,在入关战争中出击潼关,李自成的大顺军列阵迎战,清军因主力及大炮尚未到达,坚守不战,次年正月,又以红衣大炮重创李自成的大顺军,李自成流窜至湖北通山县被害。

    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二十四日,清军调集红衣大炮轰击扬州城,史可法血书告急,南明政权却置若罔闻。次日扬州城破,史可法壮烈成仁,扬州被屠。

    以上便是黎安明知道的红夷大炮在明末时期的运用了,而遵义军民府的那五门,便是三年前和红夷人交换而来。不过因为其太笨重,导致军民府的驻军都不喜欢用它,把它们一直扔在了库房里。黎安明上次去看的时候,已经有些生锈了。

    因为缺少炮匠,黎安明设计的炮到现在也还没有进展,没办法,他只得先购买一些红夷大炮来先用着。

    “少爷,少爷?”黎安明在思考着事,一时倒把何源给忘了,直到他喊了几声后黎安明才反应过来。

    他连忙笑道:“哦,不好意思何伯,刚才想事情想入迷了,一时没注意。”

    “少爷,那您看我们什么时候启程去濠镜澳?”何源也没在意,转而问道。

    黎安明闻言大概算了一下,道:“你先准备好,等这里的事忙完,差不多三天后,咱们就启程,对了,荃叔那边已经把要和红夷人交易的东西交接给你了吧?”

    “已经交接了,除了一百面玻璃镜子外,还有两百多担茶叶、一百三十余匹蜀锦,以及三十箱瓷器,目前这些货物全在码头仓库里,随时可以起运。”听到黎安明的问话,何源稍稍想了一会儿后便回道。

    “那就好,你可以先和他们联系,省得到时麻烦。”黎安明闻言点了点头道。“对了,近来的海贸生意怎么样?”

    。。。。。。。

    (求推荐、求收藏!ps:国庆假期期间,虽然每天还是两更,但更新时间将不再固定!祝各位国庆节玩得开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