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百年大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台湾的存粮应该不少,通知荃叔,让他安排人运到四川来。”

    虽说岛上红旗军占领的地方不多,但是以一年三季的产粮速度,岛上也能剩下不少粮食,此外,同濠镜澳等地的交易,也是以矿石、粮食等物资结算的。

    黎安明之所以要两线同时作战,除了占下台湾岛能快速的进行大航海和提供退路外,还有便是在必要时能提供一些后勤保障。

    “是,属下这就去安排。”等黎安明交待完后,吴洋才拱手应了一句转身就去安排了。

    “如此一来,粮食问题便解决了。”见状,朱莱便笑着说了一句。

    黎安明点了点头,随即拿过看完的信,挥了挥手道:“行了,这上面的问题我们就不用理会了,他们能提出来,便能处理好的。现在我们来说说你们先前讨论的教育问题吧。”

    “教育?”听到黎安明的话,众人齐齐一愣。

    黎安明没有理会他们的疑惑,自顾自的说道:“如今四川的战乱就快平定了,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君民建国,教学为先,移风易俗,必自兹始,教育历来是各朝各代重视的问题,而为了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扩展我们的理念,教育是避不开的关键。”

    “《教育为本》属下倒是知道,《教育为本》出自《礼记·学记》,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朱莱闻言点了点说道。

    王元一则是大有深意的看了黎安明一眼,小声说道:“君民建国,教学为先,移风易俗,必自兹始,这句话应该是出自隋炀帝在大业元年七月为兴办教育,拔擢人才而下的《求贤兴学诏》。其中“君民建国,教学为先”应该是改自《礼记·学记》中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此外,其父隋文帝还于开皇三年下《劝学行礼诏》,强调:“建国重道,莫先于学,尊主庇民,莫先于礼”,“治国立身,非礼不可”。”

    “此外,唐高祖李渊建立唐王朝后,于武德七年颁《兴学敕》,申明“自古为政,莫不以学为先,学则仁、义、礼、智、信五者俱备,故能为利深博。朕今敦本息末,崇尚儒宗,开后生之耳目,行先王之典训。”.........”

    黎安明见状抬手打断了他的卖弄,和这些古人比卖弄这些古代学识,十个百个他也不是对手。

    随即黎安明还是点了点头,也没有否认:“把教育先行作为现实的决策,提到建国大纲的高度看,这是隋炀帝超越历代帝王的又一杰出之处。而后其创立进士制,更是在前朝官制上由举选制转为主要由开科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的影响深远的改革。”

    顿了顿,黎安明接着说道:“虽说其暴政不少,但是连他都能重视教育,可见正应了我那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话。我也不瞒各位,接下来我们的主要工作便是兴办教育,拔擢人才。地盘打得再大,没有人才来管理,都是空谈。”

    “公子,如果大办学堂的话,所需银两可不少。”王元一闻言还是小心的提醒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