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王远志的改变(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点点消耗着他们的智慧和能量。

    说了这么多,窃以为不论什么时代,读书人的初心还是好的,坏的只是环境而已。

    如今的王远志深受被黎安明改变后的遵义官场影响,他已经找回了心怀国家社稷,天下苍生的初心了。

    见到黎安明如此重礼,王远志也连忙回了一礼道:“二公子客气了。”

    黎安明见状笑了笑,问道:“不知王大人找下官有何吩咐?”

    虽然早已名存实亡,但他名义上还是工坊区西山千户所的千户,所以自称下官倒也没什么不妥。

    见黎安明如此直接,王远志也不多言,便把他遇到的难题说了出来:“如今我们需要管理的地方越来越多,但是官员却是远远不够的了,按照计划,知县以上的官员等朝廷派任,下面的各镇官员由遵义这里委任,就算一个镇委任一人,也是远远不够的。”

    顿了顿,王远志接着说道:“再有,就算把地分到了百姓手里,很多百姓也没有农具、耕牛等,这样下来一年的粮食产量还不如在拿下地主豪绅的手里。”

    黎安明闻言点了点头,随即渡着步沉思了起来。

    官员的问题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形势发展太快,这是没办法避免的事情。至于生产力的问题,黎安明倒是没有想到。不过仔细想想,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一些富裕之家有牛,耕的就多一些,快一些,而穷苦之家缺乏工具,这自然就慢一些。

    以前在地主豪绅手里,虽说苦是苦了点,但至少工具齐全,倒也方便干活,如今这些百姓手里忽然有了地,却又没了农具。

    遵义早先虽然也出现了这种情况,不过因为遵义地小,人不多,黎安明便让人以赊欠的方式把农具赊给了没有农具的百姓,然后百姓分几年以粮食还就行。

    不过那样做是因为遵义就这么大,好管理。如今这么大的地方再这样做的话,黎安明敢保证,不管他有多厚的家底,不出两年便会被败光。

    所以再以赊欠的形式发放农具肯定是行不通的了,黎安明得想出一个妥当的办法才行,不过一时之间他还真不知道如何办才妥当。

    隐隐约约间,黎安明似乎想到了什么,但就是记不起来,越想越焦急,便在屋里快速的来回渡着步了起来。

    王远志见状,也不着急,自顾自的坐在那里品茶,他知道,黎安明已经有了主意了,只是还没理清而已。

    “地主,统一发放,统一.......”黎安明越想越焦急,隐隐约约在脑海中已经看到了一道光了,就是感觉若隐若现的,始终抓不着它。

    忽然,黎安明感觉“叮”的一声,整个人都通透了,使劲拍了一巴掌,道:“我想到了!”

    正在喝茶的王远志被黎安明这忽然的一下吓得呛得不轻,咳嗽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也顾不得收拾了,连忙问道:“黎公子可有对策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