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急报入京(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卫所兵已经与农民无异,能指望他们有什么战力?

    天启皇帝闻言,顿时冷静的坐了下来,问道:“依二位爱卿只见,此事该当如何处置?”

    其实天启皇帝有自知之明也只知道知人善用。一个皇帝没有必要什么事情都去过问,只要把控大局知人善用就可以了。当前大明最大的问题是财政入不敷出、国库空虚问题,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其他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别看历史上的天启帝表面看上去沉迷于木匠,可是一点都不糊涂。他发现魏忠贤对自己忠心耿耿并且具有很强的治国才能,于是他把政权交给魏忠贤大理,自己则幕后指使。魏忠贤不负厚望采取了系列赋税改革:减轻农业税,加大对土豪地主、工商业税收的力度。这系列税收政策有力的稳定了明朝的政治居民,明军对后金作战也扭转了明军屡战屡败的局势。

    魏忠贤在治理国家抓住了问题症结所在,是绝对的能臣。素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以君子、清流自居东林党人沉不住气了,因为魏忠贤征收商业税已经触动了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在天启皇帝面前弹劾魏忠贤。这一下激怒了魏忠贤,于是他对东林党人进行残酷的打击,于是出现了所谓“东林党前六君子”和“东林党人后七君子”。

    可是一到愚蠢的崇祯帝上台,明朝就进入了多事之秋,那可谓内忧外患。李自成在陕西揭竿而起,外界后金是虎视眈眈,明军是屡战屡败。财政立马陷入了困境,在对后金的战争中明军发不出军饷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情况了,魏忠贤被杀后东林党人一党独大,他们立马废除了工商业税、海外税、矿山税和盐税,他们把赋税强加给农民,那些可怜的农民再没有活路的情况下不得不揭竿而起。

    愚昧的崇祯帝一辈子都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把明朝帝国治理的那样糟糕,临死前才明白是那些文官集团坑了自己,才意识到魏忠贤是贤臣,于是匆忙间他又把魏忠贤给厚葬了。

    然而可惜的是,崇祯此时的做法并没有什么用,如果他听从知人善用的天启的遗训的话,大明或许又是另一幅景象了。

    听到天启的问话,刘一燝想了想,回道:“回陛下,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迅速调派军队,以解成都之围。”这张我续的求援奏折是一个月前发出的,现在的成都估计也差不多被围困住了。

    天启闻言,看了看手中张我续的求援奏折后,便开口说道:“朕观这朱燮元能力不错,便升他为四川巡抚吧,剩下的四川总兵一职,两位爱卿可有人选?”

    闻言,刘一燝、黄克瓒二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刘一燝拱手回道:“回陛下,兵部侍郎杨愈茂可堪其职!杨愈茂曾在湖广任职郧阳知府,对西南军事颇为了解。”

    天启闻言点了点头,有些不在意的说道:“既如此,明日内阁议处后,便加紧调派吧!”一个小小的土司而已,可以说朝廷上下几乎都不怎么重视。

    而就是因为朝廷前期的轻视,才导致了西南的叛乱愈演愈烈。

    顿了顿,天启皇帝忽然问道:“遵义如何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