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暖棚(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上游、西南地区泛滥起来。到了清代嘉庆以后,黔、湘、川、赣几省已经“种以为蔬”、“无椒芥不下箸也,汤则多有之”、“择其极辣者,且每饭每菜,非辣不可”。

    穿越到此,黎安明也很不习惯没有辣椒的日子,所以他便趁着收购粮食的机会,也顺便在广东、福建一带高价收购番椒种植,运气不错,总的买到了四十来斤生的红辣椒。

    “老人家,你好好照顾这些海椒,等它们成熟后,我重重有赏。”黎安明点了点头,随即对那个负责打理这个暖棚的老汉说道。

    这些人都是黎安明特意招募的,都是种地的好手,用来作种植培育再合适不过了。

    那老汉听到黎安明的话,黎安明弯腰拱手说道:“少爷放心,老汉晓得的。”

    黎安明点了点头后,便带着于启晨走出这个暖棚。

    于启晨刚刚一直是懵逼状态,不知道这位黎公子有栽种了些什么新玩意儿,海椒是当地的叫法,作为外来者的于启晨肯定是听不懂的。

    黎安明接着一连视察了好几个暖棚,发现这些里面种植的全是各种蔬菜,于是他便问于启晨道:“于先生,您们的番薯培育是在哪里。”

    土豆是不需要温棚里育种的,那东西种植的时候只要把发芽的切块,在地里掏沟种下去就行了。

    番薯就要麻烦多了,这个必须要在地里先育种,等薯藤长长后截成一节一节的才能栽种。如果把番薯发到百姓手里,他们是绝对不知道怎么下手的。

    所以今年黎安明便采取了大规模育种的方法,到时直接发放薯藤,教他们怎么种植就行了。

    “回黎公子,因为您要求的规模比较大,所以我等要了一千余亩地来培育薯藤,在前面的山谷中单独培育。”于启晨闻言指了指前方不远的山谷说道。

    遵义就是这样,要想找到一块大面积的平地很难,更不用说在遵义府署附近了。所以黎安明尽量用以地换地的方法,把自家的土地尽量的换到一起,这样一来也好方便操作。

    随后黎安明又去山谷的红薯育苗基地看了看,还顺便把后世的一些方法教给了于启晨等人。

    黎安明前世就是农村人,对春种方面的事当然不陌生,虽然他已经有十多年没有下过地干活了,但是那些小时候刻在骨子里的记忆,他是忘不了的。

    栽包谷、栽土豆、栽山萝卜(红薯)、栽海椒、掰包谷、挖土豆山萝卜、折海椒、打谷子等,相信这些恐怕是农村年轻人的噩梦吧?

    看了红薯的育苗后,黎安明又分别到培育玉米、水稻的暖棚看了看,总的来说,他还是很满意,今年他将会把后世的一些种植技术搬过来,先试种一年,效果出来后明年便大规模的推广开来。

    黎安明相信,有了这些技术,等灾年来的时候,将会少饿死不少人。

    “公子,家里的银子不怎么够用了。”刚回到府上,黎安明就听到黎荃来抱怨道。

    。。。。。。。

    (求收藏、求推荐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