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高科技战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1990年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其中要求伊拉克撤出科威特的截止日期为1991年1月15日,并授权“以一切必要手段执行第660号决议”--一种授权动武的外交语言。

    同时,在1991年1月9日,美国国务卿贝克和伊拉克外长阿齐兹在日内瓦举行战前最后一次会晤,但是,双方都认为没有妥协余地,会谈没有取得结果。等到1月12日,美国国会授权军队将伊拉克逐出科威特,此后不久联盟的其它国家也授权它们的军队。

    1991年1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时30分,布什总统签署了给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的国家安全指令文件,命令美军向伊拉克开战。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轰炸巴格达,海湾战争爆发。

    1月17日当地时间凌晨2时,在伊拉克拒不执行安理会第678号决议情况下,多国部队航空兵空袭伊拉克,发起“沙漠风暴”行动。

    美军的空袭行动开始实施。整个空袭包括“沙漠风暴”计划四个作战阶段的前三个,美军称之为空中战局。

    按计划三个阶段同时开始,齐头推进,逐一达到既定目标。通常的空袭模式是,由ef-111等电子战飞机先开辟通路,担负攻击任务的f-117、f-15e、b-52等型飞机攻击各指定目标,f-14、f-15c、f-16等飞机则担负掩护任务。日出动量达2000至3000架次。

    截至1991年2月23日,多国部队共出动飞机近10万架次,投弹9万吨,发射288枚战斧巡航导弹和35枚空射巡航导弹,并使用一系列最新式飞机和各种精确制导武器,对选定目标实施多方向、多波次、高强度的持续空袭,极大削弱了伊军的c3i(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能力、战争潜力和战略反击能力,使科威特战场伊军前沿部队损失近50%,后方部队损失约25%,为发起地面进攻创造了条件。

    在此期间,伊军实施消极防御,以藏于地下、隐真示假、疏散国外等措施躲避空袭,保存实力;同时不断以飞毛腿导弹袭击以色列、沙特、巴林境内的目标,迫使多国部队延长空中战役时间并出动大量飞机寻歼伊军飞毛腿导弹。

    伊海空军则对多国部队实施有限反击,多次以飞机和导弹艇出击,但均告失败,发射的飞毛腿导弹多数偏离预定目标或被美爱国者防空导弹击落。

    按照历史发展,在2天后的2月15日,也就是共和国大年初一的时候,伊拉克会宣布愿意接受安理会第660号决议,有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

    而此时已是2月13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与伊拉克军队激战正酣。不同的是多国部队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消灭了伊拉克在科威特的驻军,而伊拉克军队却是损伤惨重!

    虽然共和国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是投了弃权票,看似是局外人,但是之后的发生的这场改变了传统作战模式的海湾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