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大自己的地盘。于是曹操非常失望而离开了,很快,起义军发生了摩擦,最后分崩离析。曹操也是在这个时候写下了著名的《蒿里行》。】

    天幕之人沉默了一下,不久就传来了稚嫩的童音,仿佛是在吟唱着一首童谣,却莫名的给人一种苍凉悲怆之感。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雄。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这是说关东的义士组成联军,兴兵攻打董卓,刚开始立盟约的时候,志向是攻入咸阳。

    隆中。

    诸葛亮仰头久久不语,他捧着酒盏默默注视着略微浑浊是酒液,却迟迟不饮酒。想不到曹贼竟然还有这样一面啊。也是,当年征讨董卓的时候,谁不认为那些人是义士呢?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这几句讲的则是,义军内部的纷争开始了,讨伐董卓的军队终于汇合,却开始各有都有打算难以统一。他们都在观望,却谁也不肯率先前进最后甚至互相残杀起来。就连袁绍和袁术之前都开始谋划自己的势力了。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而这句作为结尾,显然是在说战争带来的惨状,士兵的铠甲长时间不能脱下已经起了虱子,最苦的还是百姓,因为常年的战乱,他们大批赴死,一百个人中只有一个活了下了。可见战争之惨烈。

    “这诗写得还真是不错啊。”诸葛亮说着称赞的话,面上却没有笑容。

    忧国忧民,实乃忠义之士,如果没有后来的徐州屠戮,恐怕他都要相信了。

    徐庶看他面露不虞,转移话题般地随口问道:“如今孔明丧期已满,就未曾想过入仕为官吗?”

    入仕,自然是好。可是他又入那朝的官仕,当今陛下刘协已经没有实权,倘若入仕于他,岂不是实际上投靠了曹贼?

    可若是别家,大抵最多也不过是一方诸侯罢了。

    诸葛亮垂眸低语:“多谢元直兄,只是亮此生惟愿相遇明主,否则便是愧对于天,亦是愧对于己。”

    “可一时之事,孔明如何判别为君者是否真的贤德?那王莽在上位之前也是谦恭仁德,誉满天下。若是将来之主君并不如他表现出的贤名,孔明你是选择忠还是选择义呢?”

    徐庶原本只是想宽慰于自己这个朋友,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最后却问出了这个问题。

    “忠义自有后人评说,亮只求无愧于心。”

    【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件事对曹操的打击过大,反正在今后就很少能再次见到这个忧国忧民形象的曹操了,反而越来越接近于后世那个奸雄的形象。】

    【要说他此生最大的污点,莫过于屠城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