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四皇子现在对于世家,清河崔家之类的一点儿好印象也没有。承乾看着他那不情不愿的样子,不以为意地笑,“崔家的小娘子并不能代表清河崔家。”

    “青雀也知道有些人的天性注定,后天再怎么教养也是教养不出来,就算是清河崔家的卢夫人对她的小娘子也一样。不过,阿兄,你是不是也在奇怪崔家的小娘子怎么会有那般不可思议的想法?一般的世家女子,不管本身人品如何,哪个不是矜持自傲,熟知世家规矩?”

    正在给祖公画海上日落的承乾停下毛笔,抬头看了一眼一脸好奇的弟弟,轻声问道:“那四郎有什么想头?”

    四皇子被阿兄的问话鼓励到,语带兴奋,“青雀的想法是,清河崔家一定有古怪。”

    承乾不以为意地笑,“既然四郎这么想,到了清河以后有你负责和崔家的人交际。”

    终于被委派重任而不是只负责做膳食的四皇子闻言大喜过望,“阿兄,青雀可以吗?”

    不管他嘴上怎么说,真要到了实处,他在清河崔家的名头面前内心深处的不自在还是冒了出来。

    承乾瞅着他轻轻地笑,笑容里的清华孤傲看的四皇子一时间又忘记了自己的不自在。

    “阿兄你放心,青雀一定不负所托。”四皇子的语气好像是上战场。

    “好,阿兄等着看四郎的表现。”承乾还是轻轻柔柔地笑。

    “阿兄放心。”

    四皇子觉得清河崔在怎么势大名声大,也没有阿兄可怕。他不怕。努力鼓舞自己的他满怀壮志去找有关清河崔家的书籍典故看,力求在阿兄面前争一口气。上皇发现了胖孙儿弄出来的动静,在一个傍晚不放心地来他的院子看了一眼,因为他废寝忘食一样的钻研满心感慨。

    “我们关陇将门在山东世家面前骨子里面就是弱气,也不怪青雀这般如临大敌。你阿耶修订《氏族志》,甚至打压世家之间的联姻习惯,把皇室中人联姻朝中的文臣武将,不光没有效果,还徒增笑话。”

    “他不想皇家与世家联姻助长世家气焰,但是他联姻的那几家文臣武将哪家没有和世家联姻?就说程咬金的夫人,就是清河崔出身。现在他给你选太子妃,还是想要娶世家出身的小娘子。”

    承乾乖巧的点头,“阿娘也说好的世家小娘子不光文采斐然、气度疏阔,更是勤俭持家、友爱舅姑的女子典范。”

    他不想阿耶、阿娘因为他的婚事跟世家妥协,但是他知道阿耶、阿娘对他的疼爱。

    上皇对他的懂事孝顺欣慰地点头,稍稍劝说,“你阿娘说得对。教养这个事儿,真不是一代人就可以,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承乾微笑,“祖公放心。承乾没有因为崔小娘子就对世家的小娘子存有偏见。”

    得到他这句话的上皇放下心来,“祖公知道我们的承乾不输给大唐的任何一个人,你的弟弟妹妹将来走出去也不会让任何人笑话。到了清河让青雀多多见识一番也好,我们总不能护持他们一辈子。”

    “诺。”

    “过江为侨姓,以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以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以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是郡姓,以韦、裴、柳、薛、杜首之;代北则为胡姓,元、宇文、长孙、窦……首之。”

    四皇子捧着手里的世家书努力地记忆背诵。他首先要记住的是各家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各种联姻关系、谱系关系等等。然后他还需要研究透彻各家长达千年的发家史、各家的家风、传统、家学……。弄不懂这些,一般人到了世家面前口都不知道怎么张。

    当然,他作为当朝皇子有这个条件可以得到这些书籍,一般人家想看一眼这样的书都找不到门路。魏晋以来华夏大地上的世家历史,几乎就是一部华夏历史。这几百年来的政治变迁就算不是直接出自世家之手,也与他们有着绝对的关系,尤其是文化方面。

    “阿兄,”看了一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