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早慧的孩子能有“几窍不通”是好事,亲阿娘希望大儿一生安全康健快乐。

    母子俩聊着有关明天的斋戒之事和上巳节当天的祭祀仪式,宫人端进来一小碗没有加其他物事的温奶给他,小承乾安安静静、专心致志地用完了自己喜欢的纯奶,到偏殿简单的洗漱后和阿娘继续聊家常。

    并不知道阿娘在担心他长得太好,太过聪慧的他发现自己这几次晚上过来立政殿阿耶都不在,他也没有和往常一样立时回去,细细地和阿娘分说着自己这些天在宫务处新做出来的减震装置。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不光统一了文字等大事,还统一了车辙之类的民生小事。他要求所有的马车制式全部“车同轨”,因为不同尺寸的车轮会在道路上留下宽宽窄窄不同的印记,导致不同尺寸的马车只能走不同的车道,极其的不便。”

    “秦始皇对马车的大小做了严格的规定,将车轮的间距一律改为六尺,道路上的印记经过相同尺寸的车轮反复碾压后变得平坦,形成一条专门供马车行走的车道。这样不仅可以让马车走的更平稳,还可以减少马匹和车辆的消耗以及磨损。”

    长孙皇后听着大儿清清朗朗,柔柔润润的嗓音中带有的少年郎小变声,笑得乐呵;对于他话里头对秦始皇的赞赏很是认同,“秦始皇确实是做了很多于国于民有切实好处的事儿。”

    承乾小开心地夸奖,“秦始皇很聪明。”

    统一的文字、度量衡、官话……甚至小小的车辙,潜移默化地驯化古华夏人的“统一”思想,进而加速融合原本不同国家的百姓。当是后世华夏一统的第一大功臣。

    亲阿娘瞅着他那双和外头的星星一样闪亮的眼睛,笑着附和,“始皇帝是大秦的第一聪明人。”

    “阿耶也聪明。”真心觉得阿耶的功绩不低于秦始皇的小承乾自豪地夸奖。

    “嗯,你阿耶也聪明。”察觉到儿子今晚上是在安慰她的长孙皇后顺着他的小儿话儿,脸上笑意融融。

    承乾感受到阿娘内心的欢喜高兴,接着说道:“我们现在用的马车,减震方式还是主要靠木质马车的本身和安装在车舆和车轴中间的“伏兔”。除了在样式上更加繁华以外,自周朝以来除了“车同轨”的马车大变革,马车的整体式样几乎没有变化。”

    “这几天儿跟着宫务处给马车添加了一些用于减震的小部件,今天铁艺匠人造出来一个厚厚的筛子一样的车板,人坐在上面,弹性十足;再把马车的车轮上用兽皮、麻草包裹成圆减少颠簸感……还做了一个沙发……”

    说到这里,他伸手比划着沙发的样子,“矮矮的,圆圆的或者方方的,没有椅子腿儿直接放在木板上的褥子或者软垫子上。人做上去沙发就软下去,然后做沙发的人就想要躺下来,柔软、舒适,有一种……特别亲切的包裹感……”

    “就好像自己的小被窝一样,像……小鸡仔儿的蛋壳一样。”

    “那这样的沙发,也用厚棉布或者丝绒做?”亲阿娘面对儿子亮闪闪的眼神儿,开开心心地和她分享成果的孩子模样,果断地把“站如松、坐如钟……”忘掉。

    “棉、麻、丝绒都好。”小承乾想着他们的棉花刚刚从印度引进过来还没有大量种植,觉得厚丝绒也一样,“和妹妹们用的软垫子一样,用春天绿色、天空的蓝色,太阳的黄色来,看起来眼睛舒服。”

    “因为它没有椅子腿儿,人坐久了估计腰部会不舒服,做成和躺椅差不多的式样在后面加一个木制靠背也行。最好还是放松下来,腿伸开的躺着。承乾还让他们做了一个小颈垫,长圆弧的形状套在脖子上,既可以当枕头还可以做脖颈固定。”

    长孙皇后随着他的描述和比划想象着小颈垫的样子,笑得开怀,“这个好。前一阵子太医说软枕头枕的久了对人的脖颈不大好,需要注意加上硬度以正体型。尤其是你们正在长身体的时候,脖颈和脊柱可不能出差错儿。”

    “诺。”自己不需要注意但是弟弟妹妹们确实需要注意,小承乾在心里提醒自己以后做新物事出来要注意人体康健方面的功用。

    母子俩天高海阔地随意地聊着。造型古朴素雅的大宫灯里八根石蜡烛一起燃烧,皇莹莹的火光在春日的夜晚显得华丽辉煌,将整个立政殿的偏殿照耀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