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祖孙俩高高兴兴地谈妥条件,机灵的宫人们早已把画具备好,李承乾在园子坐下来,面对着迎春花挥毫泼墨。

    上皇李渊坐在他旁边,自己煮好一炉子好水,然后把仅剩的一包茶叶拆开取了一小铲子放到小茶壶里,冲泡,品尝,美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偶尔他转头看一眼专心画画儿的大孙子,看着他比满园子的花儿还风姿独秀的模样儿,又是摸着胡子小骄傲地笑。

    圣人李世民在两仪殿处理完今儿的政务来到立政殿陪妻子用午饭,得知大儿子去了老父亲那里还没回来,小头疼。

    这老的,小的,哪个他都没办法。上次他因为承乾几位老师的抗议说了大儿子几句,转天就被老父亲大训了一顿,一个月没给他好脸色。

    老父亲这些年慢慢地在妻儿的带动下和他隔阂解开,他很高兴;老父亲放开心胸安度晚年他更高兴。可是儿子这个大好的年纪,作为大唐的储君天天和老父亲一起过着养老生活?

    “刚刚和孔颖达、于志宁聊了一会儿。于志宁和我说了一个好主意。”

    长孙皇后一愣,没想到他还真的要去改一改承乾的“文雅名声”,她细细地咀嚼咽下嘴里的鸭肉,慢生问道:“于公有何建议?”

    圣人夹起一片鲫鱼脍蘸着橙子酱送进口,小开心地回答,“去年他们几个人根据我的命令辅导承乾知悉百姓间利害事。打算着一见他有不是事就极言切谏,可是他们最近发现承乾在农事上的见解不低于他们。”

    “不光让他们都有所裨益,他们还发现承乾对于农事有着不低于吃喝玩乐的独特喜爱。所以几位老师一起提议让承乾从农事开始锻炼。我也觉得挺好。”

    长孙皇后一听这是关于国家大事,感觉不好再问,发现他汤碗快空了,就给他又盛了一碗鸭汤。

    圣人知道妻子对于朝政的避讳,自己说道:“我打算让承乾先负责皇庄,正好今年春耕让他到民间走一走。”长孙皇后愣神,皇庄?

    不过她很快得反应过来,皇庄也好。作为一个吃着五谷杂粮长大的世俗中人,承乾的心太空;作为皇家之人,大唐的储君,他的性情又太安静。

    青雀文采好,人聪明,又会讨人喜欢。当年那件事发生的时候,他也多少有了记忆。虽然她担心承乾表现得太好引得圣人不舒坦,但是如果承乾继续这般不争不抢的,早晚有一天圣人会对他失望,然后把目光投向青雀。

    可是承乾是嫡长子,是太子,还是上皇当年亲自册封的太孙。而青雀的性子又无法容人。

    作为一个母亲,她不想上一辈人的争斗在她的孩子们身上上演。长孙皇后电光火石般地想了很多,笑着回答,“这个主意挺好。承乾是该出去接接地气儿。”

    圣人没想到一向护着承乾任性的妻子这次居然这般爽快地认同他对承乾的教导,当下就很是欢喜地说道:“观音婢放心。让他去皇庄也不是去让他亲自下地耕种。”

    就大儿子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小样儿,他真的想不出来他下地的模样。

    “那倒不一定。”长孙皇后笑了笑,“承乾虽然从不主动,但是你让他做的事儿他哪件没办好?”

    “观音婢说得对。”圣人想着大儿子的孝顺乖巧,欣慰地笑。

    夫妻二人聊完后安静地用饭。等到圣人回去做事儿,长孙皇后靠在软椅子里,脑袋里一会儿是大儿子出生那年的一家和睦欢喜,一会儿是武德九年的那场政变,又一会儿变成了青雀被吓得哇哇大哭,承乾安静地安慰他阿耶。

    这个孩子看得太明白,心肠又软又孝顺,反而清冷了他自己。亲娘心疼大儿子,琢磨着有关太子妃人选的事儿,觉得她应该选一个活泼开朗、热情真挚的好姑娘。

    下午的时候,承乾回到自个儿的东宫看书写大字,向来严厉的几位老师居然都不在,索性他今儿也偷懒一回,日常功课完成后直接躺在园子里的大躺椅中,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第二天上午他去给阿娘问安的时候,遇到刚刚下朝的圣人。等他安静地听完了阿耶的决定,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儿遵命。”

    “也不是要你亲自下地,你去看看农户的生产情况,明白四时作物的来源。”圣人到底也是心疼儿子,生怕他真的卷起裤腿下地耕种。

    “阿耶和阿娘放心。”承乾笑着安慰亲爹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